詩人與歌手 許悔之、許含光 父子的咖啡對談

2017-12-31 23:51聯合報 錢欽青袁世珮/採訪 袁世珮/撰稿


許悔之(右)與許含光都愛衝咖啡。 陳立凱/攝影許悔之(右)與許含光都愛衝咖啡。 陳立凱/攝影


對詩人許悔之和歌手許含光來說,這一場難得的咖啡約會,是創作人的對話,也是父子間的「告解」,「這是父子間永遠甜蜜又有張力的地方。」


詩人玩笑地用了一個大白話:「今天,恩怨做個了結。」


許氏栽培 超越階級

父子都有新作,老爸出了新書「我的強迫症」,兒子推出首張創作專輯「曖曖」,呈現方式不同,創作的本質接近。許悔之疼兒子,一再說:「多寫Lumi。」卻總是忍不住長篇大論,許含光則是在爸爸暫離座時,纔會突然活潑起來。典型的父子。


「我跟他母親有點超出階級在養他。但我知道他有才華。」許悔之數著兒子會鋼琴、小提琴,維也納音樂學院想收、10幾分鐘的「流浪者之歌」幾次就記住譜,「我告訴他,我不有錢,如果你願意,我會努力,但人生的抉擇,要你自己走。」


只要兒子選的,老爸就挺。當年髮禁解除,國一的許含光留長髮被保守的學校關切,大詩人到學校抗爭;有老師寫信來提到性別認同云云,許悔之揚言提告。


「後來我們父子有一段對話,就是創作者永遠有跟時代交鋒的難題,如果你要,我會繼續爲你奮戰,但是有一天,你要爲自己奮戰,只是有的時候要付出代價。」他說,如果兒子還想爲頭髮抗爭,老爸可以再次出馬,嚇得許含光忙說:「爸,你不要再來了。」


結果學古典樂的許含光,現在以長髮造型,出了首張流行專輯,有如集合了自己會的所有曲匯,在父親看來,有民謠、有Blues,更偏英式搖滾,有一點Radiohead、一點U2,煙嗓帶點迷幻搖滾,像早期Pink Floyd、The Doors主唱Jim Morrison,「是沒那麼偉大啦,但就像一個年輕人的第一本詩集,就會什麼都想弄進去。」


「我其實蠻哀怨的,因爲有些朋友都先聽過了。」許悔之這「星爸」,很晚纔拿到兒子的作品聽。


許含光誠實說,不想把音樂或任何作品主動給爸爸看,不是因爲他是詩人,「而是以父子的角度,就是不想把日記給爸爸看。」反正老爸不小心看到,會自己過來點評,像許悔之就覺得歌詞該押韻。


許含光是歌壇新人。 陳立凱/攝影

許含光是歌壇新人。 陳立凱/攝影

尼采、體制、搖滾 父子交心

許悔之珍惜著與兒子的三個重要時刻。其一是,國一的許含光突然問:「請問你的尼采都放在哪裏?」被這超齡問題嚇到的老爸,出借了尼采專書與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」。


幾天後,許含光又問:「爸,你覺得什麼是體制?」許悔之覺得這是堪比魯迅被問「有沒有靈魂」一樣的哲學問題,於是反問兒子的答案。少年回答:「就是你們這些大人設的制度和規矩。」


「這件事情對我很有啓發。」許悔之想到自己也是國中開始想叛逆,「等衝突很大時,就會想開始創作,創作變成你跟這個世界的情歌、情詩。Lumi的那段話,是我跟他這20多年來最重要的時刻。」


聽到這件往事,許含光笑:「小時候想讀一些很難的書,都是爲了炫耀,現在只想讀輕鬆的飲食文學。」


另一個moment是在很冷的冬天,許悔之讓兒子去CD架上找來巴哈無伴奏的各種版本,父子花了一整晚彈琴。再來,就是搖滾中年將搖滾樂傳給兒子,推薦了Pink Floyd、U2等等,「身爲父親,這都是我很珍貴的時刻。」


父子都有新作,老爸出了新書「我的強迫症」,兒子推出首張創作專輯「曖曖」。 陳立凱...父子都有新作,老爸出了新書「我的強迫症」,兒子推出首張創作專輯「曖曖」。 陳立凱/攝影

悔之老師 「寫詩沒我好」

許悔之形容創作:「是對這世界很精緻的瘋狂、很細膩的不滿。創作者像精衛填海,一首歌、一首詩,像一顆石頭,可以把自己心海填平,把世界變美。」


安靜的許含光聽了又笑:「悔之老師喜歡講話很凝重,小孩子聽了壓力就很大。」他對外人,常常以「悔之老師」指涉老爸,就是從「好玩」變成「習慣」的稱呼。


但許含光不免被問到會不會拿爸爸的詩入歌。在一次父執輩聚會的場合,他一句「不會,因爲我的詩寫得比他好」,害許悔之嚷「這是這輩子最大的傷害」。他當然懂這只是年輕人的玩笑。


許悔之一點都不希望兒子變詩人:「寫詩很可憐,還是做歌手好。雖然他的詩真的寫得好,只比我差一點,他是有老靈魂的新世代。」同時也是出版社老闆的他,手上收著兒子40餘首詩,說不定幫兒子出詩集。


種種告解,讓許含光笑說:「今天我們說了一年分的話。」請他送爸爸一句話,想了一下:「希望他煩惱少一點、慈悲多一點、話少一點。」


父親的感慨比較多:「我希望很快有一天,人家會說我是許含光的父親,我不會像你這樣躲躲藏藏。」因爲有一次,好友在聚會上見到許含光,問他是不是「許悔之的兒子」,這小孩說不喜歡人家這樣說。


聽到這裏,許含光問:「有這段嗎?」


許悔之自省不是最好的父親,「但我相信含光他的才分和努力,會有自己的光芒。」因爲創作才分不是人人有,要用高度敏感的心力換來,過程中有痛苦折磨,但最後會生成珍珠。


「我希望含光一生,痛苦少一點,珍珠多一點。」這是一位詩人父親的願望。


許悔之與許含光父子難得的對談。 陳立凱/攝影許悔之與許含光父子難得的對談。 陳立凱/攝影

還有一杯咖啡的「距離」…

「其實很慚愧,我和含光都沒有機會切磋。」許悔之說:「今天是我第一次知道他衝咖啡。」


父子倆都愛衝咖啡、有漫長的泡咖啡館歷史。而這一刻,許悔之指導著兒子,叨唸著「不要太快,手要有韻律,水位高了就要停一下,讓水均勻帶著粉末下去」等等,還是忍不住加一段美麗的話:「衝咖啡是很浪費的事,但美好是浪費的。」


許悔之說:「早上要先喝咖啡,靈魂醒過來才刷牙。」30年前北上工作,每天跑到咖啡廳學煮虹吸,近10年改爲愛用摩卡壺。年輕的許含光則是從機能性求提神效果的隨便衝,到使用手衝壺,讓咖啡香慢慢充滿房間,像展開一場寫作或讀書的儀式。


兩人卻從未替對方服務過,兒子說:「他都晚上喝咖啡,誰要晚上喝?」許悔之恍然大悟:「我終於知道原因了。」


許悔之第一次知道的,還有兒子高中就開始泡咖啡廳、常常從成功高中蹺課到水準書局買書,就到師大旁的多鬆咖啡,坐一晚上把書看完。在許含光的解讀,咖啡廳像自己的另一個書房。


許悔之也愛咖啡館,「咖啡館是都市裏的綠洲,大部分時間可以做隱士,又不與人隔絕。若即若離對這個世界,可以感覺到人羣、但又能在內心的宇宙裏神遊。」將咖啡上綱到「生命的覺知」,他也同意以咖啡香氣作爲「啓動」的說法:「咖啡的香氣就是化縹緲的東西爲落實。」


許悔之挑豆已有專業人士協助,口味偏向「飄渺」,不愛一板一眼傳統的風味。他回憶曾在一個小年夜手衝了一杯藝妓咖啡,「喉韻就像絲綢劃過喉嚨」。


這一杯厲害的咖啡,兒子許含光照例沒喝到。





收藏

我来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