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 = 華語流行音樂中心? 小樹與馬世芳聊華語音樂將面臨的問題

(本圖擷取自 五月天官方Facebook粉絲頁)

自七零年代民歌時期,華語流行音樂在臺灣開始萌芽,八九零年代更迅速擴張,創造了年近百億的產值,並吸引亞洲各地的音樂人才到臺灣發展,奠定了臺灣成為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位。

面對變動的市場環境,臺灣如何保持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位?以下邀請到長期關注臺灣樂壇大小事的 StreetVoice 音樂頻道總監小樹及知名樂評人馬世芳,一同來瞭解華語流行音樂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展望。


困境一:創作源頭能量不足

說到臺灣流行音樂面臨的問題,創作源頭能量不足是其中一個問題。小樹提到音樂人抱怨產業環境,而產業則抱怨消費者不買唱片,造成互相怪罪的惡性循環,但是流行音樂產業一直複製舊的東西,創作趨於同質,無疑是消耗消費者對產業的耐性。其實一首歌只要在 FACEBOOK 上能引起大家的興趣,無論是讚嘆或是幹譙,能夠被「分享出去」就是一個力量,但很少歌曲有這樣的力量。


馬世芳也認為其實在八九零年代唱片全盛時期,市場爆炸性成長時,就已經有投機風氣、創作源頭不足,需要靠口水歌、翻唱歌來填補市場空缺的現象。現今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,主流市場製作部門的預算大幅縮減,因此在製作上更加保守、不敢大膽創新。


困境二:幕後製作人才斷層

除了創作源頭能量不足,幕後製作人才也有斷層的問題。臺灣主流市場80%的唱片都由少數幾十個人完成,但是40歲以下擁有一定水準的錄音師、製作人、編曲家…等幕後人才卻極為少數。21世紀數位時代來臨,利用 Pro Tools 進行數位錄音的門檻大為降低,一臺電腦便能搞定很多事,而那些在八九零年代,經歷臺灣唱片工業輝煌時期的錄音師、製作人,他們一身的本領要如何傳承下去?從類比錄音到數位錄音,技術和概念都不一樣,這樣的斷層該如何銜接?此外,唱片公司和藝人間溝通的橋樑-A&R 人才,更是一直以來臺灣音樂圈最缺乏的人才,因為臺灣缺乏培養這類人才的系統。


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環境剖析

雖然短時間內,臺灣仍然保有華語流行中心的地位。但面臨以上種種問題,又該如何突破困境,創造臺灣流行音樂的另一個高峯?小樹發覺以往人們娛樂的管道比較少,現在則有電玩、網路遊戲、社羣網站…等瓜分了大眾對音樂的注意力,所以在音樂產業中要出現一個巨星就更加的困難。周杰倫之後,臺灣還沒有下一位風靡全亞洲的巨星。馬世芳則認為依靠橫掃千軍的偶像,未必是這個產業健康的生態。而現在華語流行音樂最大的市場:中國大陸,主要還是在聽港臺的流行音樂,而當香港的流行音樂市場正在沒落,臺灣的影響力仍舊十分巨大。


▼ 周杰倫以創作型歌手出道,演藝事業卻跨足電影、電視。


馬世芳發現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:因為擁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符號,並且羨慕臺灣自由的文化環境,大陸文藝青年十分嚮往臺灣原創的獨立音樂,甚至到了狂熱追逐的地步。雖然目前的經濟規模不大,卻有很大的潛力。當中國大陸不分主流或獨立音樂,都在追隨臺灣市場的品味;而且,臺灣主流與獨立的分界不再那麼明顯, 聽眾口味逐漸分眾、轉變時,在對岸的影響和潛力就會慢慢發揮出來。


市場上,許多樂迷在期待不一樣的東西

從今年發行的張懸《神的遊戲》這張專輯,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。馬世芳從李壽全老師口中得知,這張唱片光是預購就有破萬的銷售量。他認為網路社羣的力量大過於唱片公司在宣傳上的助力,況且,這張專輯的歌詞意境很深,描寫了許多對大時代的反思,其實聽眾並不好消化;而在旋律上,比起之前大紅的歌曲《寶貝》,又不是那麼琅琅上口、容易記住,這樣的唱片能夠短時間賣破萬張,表示市場上有許多樂迷在期待不一樣的東西。


▼ 創作型歌手 張懸


現場演出場景成型 進化中的樂迷與音樂人

馬世芳認為臺灣的優勢在於開放自由的環境,造就了豐富的文化土壤,並且市場規模養得起一些分眾的類型。分眾的另一面就是聽得更深入,目前臺灣正在經歷現場演出的場景逐漸發展成型,青年世代的音樂品味和要求越來越高。以往沒有人會討論:現場演出的 PA 怎樣、大鼓聽不清楚、站得位置不好…...等,而越挑剔的樂迷,越能刺激創作者持續突破自我。此外,觀眾不再仰賴傳統媒體,反而還比較相信臉書朋友的音樂品味,因此創作者也能脫離媒體的宰制、回歸音樂本質自由發展,這樣的正向循環將會造就比較健康的音樂生態。


小樹則認為音樂人必須找出與羣眾之間的共通點,並在這共通點上創造經濟價值。如同流行音樂之王 Micheal Jackson 的表演一方面展現他個人的才華,另一方面讓許多年輕的黑人看見自己的可能性,被激勵而投入音樂產業。


面對韓流來襲 應找回定位、站穩腳步

現今韓國歌舞偶像團體當道,大為瓜分了大眾對華語音樂的注意力。小樹說,韓國為了發展流行音樂,策略性地聘請英美退役的流行音樂製作人,因此就把工業標準拉上去了。但韓國是企業權力集中的國家,民族性也和臺灣不同,他們的藝人是在宛如軍事化的體系中,經過嚴格地訓練並選出最優秀的人才。我們應該正面的看待韓國偶像團體的入侵,把他當成刺激臺灣進步的動力,而非一味地模仿。要去想他們怎麼做到的,為什麼這樣做?臺灣的優勢和策略又是什麼?


馬世芳認為臺灣目前還是以漢語文化圈為主要消費對象,期待可以馬上跨出華語市場是非常不切實際的,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學習韓國走舞曲風。臺灣的音樂人應該多聽前輩的音樂,其中很多元素一直到現在聽都還是很意思。如果能對前輩的東西有理解、有敬意,仔細聆聽、消化,並嘗試轉化成新的東西。臺灣有許多幕前幕後優秀的人才,若能站在前人的基礎上,製作出更有深度、底氣的音樂,或許這樣才能把音樂的斷層彌補起來。


Via: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TAVIS.TW網站

收藏

我来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