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海上鬧劇:海盜電臺的搖滾革命
2009年電影《海盜電臺》(The Boat That Rocked)的上映,讓喜愛搖滾樂的觀眾對劇中熱血浪漫的「真實事件改編」故事充滿美好想像。然而,真實的歷史並不全像電影:明星DJ、謀殺案、鬥毆事件、混亂、暴風雨和一隻說髒話的八哥鳥,基本上構成了六O年代海盜電臺的搖滾革命。
回到六O年代的英國,想像自己置身於窮極無聊的平日,當你打開收音機將頻道轉到英國廣播公司(BBC)電臺時,你會誤以為搖滾樂從來沒有出現過。那時候英國的廣播節目內容,混雜了閒聊、喜劇、肥皂剧和輕音樂,可說是極其平淡乏味。搖滾樂呢?它只會短暫地出現在週末,播出一到兩個小時而已。那麼,在海盜電臺出現以前,當時的英國人有其他選擇嗎?答案是幾乎沒有。
1927年英國政府得出了一項結論:無線廣播電臺是強而有力的大眾傳播手段,必須由國家嚴格管控。因此,英國政府在同年讓英國廣播公司獲得皇家特許狀,由理事會負責公司的運作,而理事會成員則由政府任命,以奠定其壟斷地位。
除此之外,英國廣播公司被賦予政府權力以提高收入,包括向使用收音機的家庭收取授權費,以及提供節目製作的稅款。雖然英國人支付了稅金,但他們對英國廣播公司播放的節目內容毫無發言權。截至1930年,英國約有五百萬臺收音機,而所有人都無可避免地將頻道轉到英國廣播公司。
隨後幾年,英國政府不斷打擊任何想競爭其壟斷地位的電臺,而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,也主要侷限於用來增進英國民眾士氣的內容。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五O年代,當美國搖滾樂傳進英國後,事情才終於有所改變。
與此同時,世界上第一個「海盜電臺」出現,但並非發生於英國。1958年由一羣丹麥商人成立的默庫爾電臺(Radio Mercur)航行至公海正式開播,他們將發射站設置在一艘停泊於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小船上,而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設置在船上的商業電臺。
「默庫爾電臺」的成功引起了熱烈迴響,帶動了其他相似電臺加入:包括1960年停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北方電臺(Radio Nord),或是1960年停泊在荷蘭海岸的老燈塔船維若妮卡電臺(Radio Veronica)。
而海盜電臺之所以在英國興起,完全是簡單的供需法則。從各方面來看,搖滾樂確實在1966年迎來了它的時代,但英國廣播電臺似乎仍把這個炙手可熱的音樂類型當作低俗、暫時的流行現象,認為只要長時間忽略和無視,最終它也會黯然消失。但,他們錯了。
年輕時擔任汽車銷售員的強尼‧沃克(Johnnie Walker),也是許多失意受挫的年輕聽眾之一。他後來因為對音樂的敏銳度和堅持夢想,最終成為了英國熱門DJ,也是最早登上海盜電臺的一批人。
沃克描述說:「雖然英國廣播公司的確會播放我喜愛的音樂,但他們不會放超過三分鐘或其他更長的曲目,而且他們拒絕播放像〈House Of The Rising Sun〉或〈Like A Rolling Stone〉等歌曲。雖然我們會嘗試收聽盧森堡電臺(設置在盧森堡的廣播公司,二戰後英國唯一能跨境收聽的電臺),但它的訊號不好搜尋,還會因為天氣影響出現間斷收音的現象。最後,我在伯明翰家裡的屋頂懸掛了一條巨大的線纜並自製天線,這時候我才終於聽到海盜電臺。」
沃克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做的人。例如卡洛琳電臺(Radio Caroline)、倫敦電臺(Radio London)和英格蘭電臺(Radio England)等海盜電臺,他們會將船隻停泊至艾塞克斯郡海岸的三英里外(當時英國法律允許的邊界),幾乎24小時無休的持續播放搖滾樂。根據1966年初數據顯示,前幾名的海盜電臺觸及到的收聽人數,總共超過了八百萬人。
海盜電臺的魅力除了長時間播放搖滾樂外,還有一點是DJ們可以相對自由的播放他們喜愛的音樂。相比之下,英國廣播公司和盧森堡電臺往往受制於主流唱片公司。「四巨頭聯合壟斷了市場,我記得是EMI、Decca、Pye和Philips這幾間唱片公司佔據了主導地位。英國廣播公司只會播放『成名的藝術家』(其實就是這些唱片公司旗下的藝人);而盧森堡電臺則會販售三十分鐘的廣播時段,所以可能突然會有三十分鐘都是某間唱片公司的音樂。」沃克回憶說。
其他像Island和Immediate的早期獨立唱片公司音樂,都不可能被英國廣播公司播放,而且他們也負擔不起其他商業電臺昂貴的廣播時段。
愛爾蘭經紀人羅南‧歐拉利(Ronan O’Rahilly)原本也想讓自己旗下的喬治‧費姆(Georgie Fame)和亞歷克西斯‧科爾納(Alexis Korner)的音樂登上廣播電臺,但他失敗了。於是,受到瑞典和荷蘭的海盜電臺啟發,他籌集了資金回到家鄉愛爾蘭格里諾爾的碼頭,買下一艘擁有巨大無線電桅杆和發射器設備的老客輪,準備打造自己的海上廣播電臺。
1964年3月27日復活節週六,「卡洛琳電臺」從泰晤士河口起航,他們航行至幾英里的海岸外準備就緒後,英國最早(也是持續最久)的海盜電臺正式開播,而麻煩和挑戰也隨之而來。
卡洛琳電臺的明星DJ:強尼‧沃克。
1964年復活節假期,卡洛琳電臺正式開播。開幕首秀傳來DJ西蒙‧迪(Simon Dee)喊著電臺口號的聲音:「這裡是卡洛琳電臺在電波長度199(1520kHz波段),你一整天的音樂電臺。」他們打破了英國廣播公司和盧森堡電臺的壟斷地位,並永遠改變了音樂廣播形式。
事隔兩個月後,卡洛琳與亞特蘭大兩家海盜電臺整併:將原本卡洛琳電臺的船隻「MV Caroline」停泊至蘇格蘭和北英格蘭,負責整個英國的西北部成為「卡洛琳北方電臺」;而亞特蘭大電臺的船隻「MV Mi Amigo」則繼續停泊在艾塞克斯郡海岸附近,負責倫敦和英國東南部成為「卡洛琳南方電臺」。
到了1966年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海盜電臺相繼投入,他們在海面彼此以相隔不到一英里的距離排列停泊,形成一幅壯觀有趣的景象;而在泰晤士河口的惠特斯特布爾附近,則可以看到與海盜電臺類似卻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,他們跟隨英國音樂人「Screaming Lord Sutch」所創立的「薩奇電臺」(Radio Sutch)腳步,駐紮在搖搖欲墜的廢棄軍用海上堡壘,建立起城市電臺(Radio City)、國王電臺(King Radio)和390電臺(Radio 390)等電臺。而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各地沿岸,也散佈著其他大大小小的海盜電臺,他們一致宣稱由於船隻是在公海上作業,並不需要取得英國政府的許可。
海盜電臺的廣播呈現,參考了美國和澳洲的「Top 40」節目:隨心所欲的主持風格,並以過場廣告(jingle)來填補節目空檔。強尼‧沃克成為海盜電臺DJ的前一年,曾經在盧森堡電臺試音過,他說:「我被要求用固定劇本來主持節目,但我習慣即興演出。一切都非常正規且毫無自主性。」
他接著說:「如果你沒有發言權,沒有個人特質,那你一輩子都沒辦法成為DJ。」當海盜電臺時代來臨,它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播報模式,也沒有人聽說過這樣的廣播,取得廣大年輕人的熱烈反響。
‘’
將海盜電臺建立在廢棄的默恩塞爾海上堡壘的方式,最早是英國音樂人「Screaming Lord Sutch」及其經紀人開始。
1966年初期,倫敦電臺兩位未來家喻戶曉的明星DJ,託尼‧布雷克本(Tony Blackburn)和肯尼‧埃弗雷特(Kenny Everett)率先將電臺打造成「Top 40」型態的節目,一度使它成為收聽率最高的電臺;而卡洛琳電臺則希望重新奪回主導權。
於是,他們找來了年輕的新秀DJ麥克‧帕斯特納克(Mike Pasternak),又名「皇帝羅斯可」(Emperor Rosko)。羅斯可曾在法國的電臺工作一段時間,最後決定加入卡洛琳南方電臺;比起過去他在美國海軍服役時擔任DJ的生活,他更願意來到輕鬆自在的海盜電臺,用充滿精力和狂野的聲音主持節目。「我就像羅賓‧威廉斯主演的電影《早安越南》(Good Morning Vietnam)的海軍版。所以對我來說在船上當DJ一點都不難。」他說道。
羅斯可節目秀的另一個招牌明星,是他養的寵物八哥鳥「阿飛」(Alfie),牠被羅斯可教導在節目裡不時說出「聽起來不錯,這裡是卡洛琳。」
羅斯可後來回憶說:「阿飛真的超棒,而且也喜歡在船上做這些事,但牠同時有點危險。其他DJ都以為是牠機靈,但其實許多話都是在我上岸休假時特別教牠說的,例如『F開頭的字眼』或其他髒話。牠在節目裡將髒話脫口而出時,我通常會說:噢!牠剛剛是說『夢話』(fudge,發音與髒話相似)嗎?真是有趣的方式說『夢話』這個字呢!幸好,當阿飛每次準備要說出不能播出的字眼前,都會有個特定表情,所以我只要非常迅速地把麥克風聲音淡出就好了。」
「皇帝羅斯可」與他的八哥鳥「阿飛」。
除了羅斯可與八哥鳥一搭一唱,強尼‧沃克所主持的節目也很能捕獲聽眾的想像力。在他晚間九點至午夜凌晨的節目,通常會包含一段稱為「Frinton Flashers」的情色橋段。他會在節目中下達指令,像是要求那些開車到海岸邊收聽的聽眾,用閃爍車燈的方式回應他提出的問題;或是邀請在岸邊收聽的情侶在11點30分時來一場「車上熱吻」,期間他會播放特別能挑起情慾的靈魂或藍調搖滾歌曲。
沃克在自傳裡表示:「這就有點像披頭四和滾石樂隊。倫敦電臺是披頭四:圓滑且俐落整齊,是你可以帶回家和媽媽喝茶的廣播電臺;而卡洛琳電臺絕對是滾石樂隊:邋遢、無政府狀態、不守規矩與叛逆的世界。它是給予自由和表達創造性及藝術碰撞的地方,而這就是六O年代。」
默恩塞爾海上堡壘。
海盜電臺的DJ迅速成為聽眾心目中的英雄人物,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擁有流行明星的地位。然而,海上的生活卻不總是愜意舒適。「我最初是在英格蘭電臺(Radio England)起步,然而他們因為希望能迅速將船修建好,結果根本預留沒有牀鋪位置:最後我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。北海的海面有時會非常劇烈,所以常常是處在很恐怖的情況。」沃克說道。
即使惡劣的氣候還沒來臨,難以避免的暈船發作也會讓DJ必須暫時打斷節目中途跑去廁所嘔吐。「但我認為聽眾還蠻享受聽見我們要去嘔吐之類的。」前海盜電臺DJ託尼‧布雷克本在1966年12月對《觀察家報》說道。
同時,生活在沒有法律保護的環境確實充滿了危險。例如已故的藍調DJ麥克‧瑞文(Mike Raven)曾經被競爭對手派來的惡棍威脅人身安全;廣播電臺業主的船隻被敵對幫派破壞;或是像建立在泰晤士河口堡壘的國王電臺,曾發現三名男子被活活餓死許久,由於堡壘裡的發射器早在三星期前被破壞,使他們無法呼救尋求協助,而他們的罐頭口糧早就在十天前吃完了。
雖然充滿了危險,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特殊福利。
假如船長允許,女性聽眾也可以到船上參觀。
羅斯可說:「夏天時,我們的船幾乎無時無刻被遊艇或小帆船圍住。他們會在周圍航行並向我們招手,而女孩們會掀起上衣對船上的人展示他們的『寶物』。如果天氣狀況允許的話,他們偶爾也會被邀請到船上。」
沃克則說:「一般來說女性是被嚴格禁止登船。但在夏天的時候,一些遊艇會靠近我們的船,當然其中也包括女孩們。假如船長允許(有些會,有些不會),他們可以來船上四處參觀,我們也會適時地給他們一趟『旅程』。」
在沃克的自傳中,有一段他們常用的伎倆:如果有情侶登船,船員會先帶男生去參觀船的引擎和機房,而DJ們就能趁這個時候好好「招待」他的另一半。
此外,由於DJ每隔幾週纔有上岸休假的機會,這也讓他們招來海關人員的特別關注。例如託尼‧布雷克本有一次不小心將要帶上船的好幾條牙膏擠出來,這讓海關認為他們是走私販。而海盜電臺的DJ們也受到搖擺倫敦(Swinging London)風潮的歡迎,「我們經常跟樂隊一起去Bag O’Nails、Speakeasy等俱樂部玩樂。」羅斯可說。
1966年初,船隻擱淺後被救出的卡洛琳電臺DJ在警局合照。
儘管如此,他們的一切活動在法律上始終存有疑慮,例如海盜電臺必然會吸引到某些只對金錢利益有興趣的投機份子。敲詐是最為常見的,由於各種形式的賄賂(包括唱片發行商給DJ的賄賂)才使羅南‧歐拉利創立的卡洛琳電臺堅持過來;倫敦電臺則與唱片公司商討,擁有電臺播放的B面單曲版權,這意味他們可以獲得一半的的版稅;而卡洛琳電臺的投資者菲利普‧所羅門則堅持要電臺DJ播放像是The Dubliners或The Bachelors等較為流行的歌曲,而這些樂團其實都隸屬於所羅門持有的「Major Minor」廠牌。
值得慶幸的是,有些DJ當時因為太受歡迎,根本不需要理會這些命令。「我根本不管,我並不需要工作或錢。因為我已經非常有名,所以不怕沒播Major Minor發行的垃圾唱片。我只放我喜歡的音樂,而我也樂此不疲。」羅斯可坦言。
這些賄賂或敲詐都還算是小事。就在1966年夏天,一場交易案演變成謀殺案才真正讓海盜電臺蒙上了陰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