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今天,我們只談音樂好嗎?」HYPEBEAST 專訪林俊傑 JJ Lin

HYPEBEAST 潛入林俊傑祕密 Studio。由於機會難得,採訪前,我們與林俊傑達成共識:

只談音樂。是我們的默契。



好吧,先來聊聊流行音樂(Popular Music)。

15 年前,林俊傑於臺灣發行個人首張專輯《樂行者》,從那刻起,他便與流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。截至目前為止,他總計發行 13 張專輯,也拍電影,為電影配樂;陳奕迅的《放棄治療》、蔡依林的《第三人稱》都是出自他手;還有,最重要的事 ──  2014 年,獲頒臺灣金曲獎「最佳男歌手」,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第一把交椅。所以,和林俊傑談流行音樂?堪比呼吸,輕輕鬆鬆。

然而,令我好奇的並非個人豐功偉業。而是始終活在 Popular 世界中的他,究竟如何看待「流行」?

甚麼叫流行?流行是當一個東西被很多人肯定的時候,它就變成流行。而不是繼續做已經流行的東西,那不是流行。

不能否認,流行關乎羣眾,也與趨勢息息相關。但相對趨勢,林俊傑認為「真正重要的是創作者對自身本質的認識。」他說,「人的品味會變,但有些本質是無法更動的。我們的童年影響我們的現在,其成長過程則成就現在的自己。當一個創作者學會和自己相處時,他的音樂就會變得很誠實。」而這誠實,即是打動聽眾的關鍵。唯有誠實,才能保有初心;也唯有誠實,才能創造,亦才會有《江南》的痛、《黑暗騎士》的燥,以及《偉大的渺小》的淬鍊。

反過來說,若僅是看到流行元素而照本宣科,依林俊傑立場,「那就不是流行」。「這比較像跟風。說難聽點就是抄襲。差異在於如何吸收,將自己與趨勢磨合,而不僅是複製那麼簡單。」

「我個人認為創作過程一定要很平靜去思考,設想聲音或故事是否真是自己想傳達的?然後再選擇一個最適合的風格去代表自己。至於風格或作品不一定是要最流行的。你懂我意思嗎?甚麼叫流行?流行是當一個東西被很多人肯定的時候,它就變成流行。而不是繼續做已經流行的東西,那不是流行。我個人給自己的挑戰就是去創造新的趨勢。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聽到原來林俊傑可以這樣子。」



不過,這並不代表林俊傑不聽他人的音樂,相反的,他鼓勵所有創作者多聽各種類型的音樂。「人需要從經歷學習變得更好。音樂也是一樣,一定會從聽到的東西去更瞭解自己。多聽,不限制的聽。不要以為自己做 Hip hop 就只聽 Hip hop。你可以只做 Hip hop 沒關係,但你要聽爵士,也要聽搖滾,就連 EDM 也要聽才對。」他進一步解釋道:「當你可以欣賞每一種音樂的時候,那就代表你能夠跟這羣聽眾共存在一起,有共鳴和認同。而之後,潛意識自然而然會有一種 Influence,往後的創作就會有 dress code。」

他稱此為「一種吸收和改變的過程」。

「你看 Jay-z 就是一個非常 Jazz-Based 的說唱歌手。為何我非常喜歡他?因為他不會只停留在說唱而已,他的音樂裡面有深沉的知識跟 know how。光從他的音樂裡面就聽得出來 1930 年代的音樂對他影響是很深的。」


既然談到 Jay-z,那不得不提起近年翻紅的 Hip hop 音樂。要知道,自 Nas 喊出「Hip hop Is Dead」後也過了 12 年,如今,Hip hop 非但沒死,反而更加火燙。對此,聽 Hip hop 多年的 JJ 分享:「關鍵在於 Hip hop 很真,且不受任何框架或模式限制。我們都是說話的人,正如 Rap 節奏加上 Flow 的轉換,當你說唱的時候就是內心往外的宣洩。」他認為,真實有內容的說唱 / Hip hop 是最直接的唱歌方式。無論辛酸、憤怒,委屈、浪漫,只要能填補現代社會缺乏的真實,那就足以受到關注。


「大家都渴望一種真。這也是為何真人秀或直播開始豐盛,因為它被認為這是最接近真實的娛樂方式,是裝不了演不了的。而 Hip hop 也是這樣再次受到大家肯定,還是有一羣人堅持做自己,願意把真實的狀態無包袱的拋到音樂裡面。」



真實很重要。但,怎樣才能創作出好的音樂?


這是所有創作者的疑問,早年的林俊傑也曾如此困惑。有別於前段感性面的「真實」,他亦從技術角度表示,「從古典到現代流行音樂,有件事情是貫穿不變的:Everyone appreciates simplicity。」簡單俐落的和絃、旋律和節奏,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。「這概念是貫穿所有音樂的。如果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寫出最優美的旋律,編出簡化但又是有效的節奏,那你的作品無論在任何時代、地域、文化都能受到極大的肯定。這是我從小到大聽音樂發現的一個現象。」

由於討論太過有趣,緊接著,很好奇詢問有無實際案例?他坦言,「創作初期,我會把心思放在 RIFF / HOOK 上。」

何謂 RIFF / HOOK?即帶有重複性、被視為音樂中最主要的段落。通常是副歌,而以林俊傑的創作為例,有時也會出現在主歌 Verse 中。「當然 HOOK 最重要的功能,就是在這 HOOK 裡面傳達出內心最想說的。不論是用編曲堆疊,或用 Minimisation(刪減)的方式來凸顯,最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放在 HOOK 去唱。至於我?我認為最好的 HOOK 就是最簡單,最短的。」於此同時,林俊傑也偷偷透露近年最令他滿意的 HOOK 是《不為誰而做的歌》的副歌「夢為努力澆了水」這段,他笑說,「在我寫出來的時候我很得意,因為好像沒有寫過這樣的旋律,很不流行的寫法,但好像又可以很流行。」果不其然,隔年,他便以《不為誰而做的歌》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,流行敏銳度,無庸置疑。



經過 2018 前半年巡迴,大概所有人都知道林俊傑和 David Foster 關係密切。這位「西洋流行音樂大物」屢獲 Grammy Awards,閱人無數,曾與 Michael Jackson、Whitney Houston、Madonna 等一流巨星合作。而為尋求突破,林俊傑今年特別邀請他擔任演唱會聯合總監。談到這段淵源,林俊傑耐不住興奮地說:

若你沒有膽量去想,就不可能會有機會得到。

「能有機會和 David Foster 合作真的是恩典。」回憶起合作,林俊傑滿是感激。兩人先是於 Los Angeles 共同挑選樂手,並在某次天馬行空的討論中,奇蹟似地將 Hollywood 配樂大師 Hans Zimmer 列為合作對象。「原先以為只是隨口聊聊,沒想到還真的辦到了。我經常提醒自己別忘了 Hans Zimmer 每天都因為太忙而拒絕各大電影邀約,但他居然答應和林俊傑合作?!」

至於與國外音樂人合作,會不會有隔閡?林俊傑認為彼此的認同感很重要。尤其默契,必須是「音樂上的同類」。「我常講,當音樂開始思考的時候,那種 Difference 或刻意就出來了;反之,當音樂是順暢,是認同彼此的時候,那就可以拋開彼此包袱,合作也跟著愉快。」言下之意,不用想太多。頻率合、默契出來,一切都很自然。



話鋒一轉,我們又談到「華語」流行音樂。

不難發現,華語流行音樂很不一樣。無論音樂本身或市場操作,都有著它獨特的脈絡。好比近年許多韓國團體唱起中文,又或者幾年前很流行的「翻唱」漸漸消失,都說明華人文化對語言和音樂間有著特殊的情懷,外來的東西較為難以融入。自小於新加坡長大的林俊傑尤其明白,「華人很喜歡懷舊,也喜歡把很多情意的東西放進音樂中。」他認為,這是現有流行音樂中比較少見的,這也是為何大家都在做 EDM 的時候,很多華人還是欣賞旋律優美的音樂。「同時也是抒情歌為甚麼可以做那麼久的原因。」他補充道。

不過,這既是優勢,也是隱憂。「尤其當商業模式進來,現實面也跟著出現。」

所謂現實面即改變所帶來的風險,很可能阻止音樂人或經營者嘗試改變。可想而知,林俊傑也曾經歷過相似情況。「剛出道的我可能還在摸索,有時候會受外在壓力,必須要寫出某些東西,只因為它紅。」然而,儘管內心不願妥協,但智慧和天賦告訴他:「侷限一時難以打破,可在一定範圍裏,肯定還有很多創新機會。」時至今日,林俊傑儼然獨當一面。甚至在全球流行音樂陷入變革的同時,做出令人訝異的決定:建造一間堡壘;嶄新的音樂 Studio。



我們隨著林俊傑的腳步逛了一圈。從他的講解中,看得出他對這個音樂堡壘的關愛與自信。他說,「很多人問我為何選在臺北,原因很簡單。我從 20 歲退伍,離開新加坡到現在住臺北 15 年了,也在臺北培養這樣一個團隊,人在這,團隊在這。即便我們在世界各地工作,每個地方都有合作對象,但對我而言,這裡是一個家人的地方。」

「儘管在哪做音樂都一樣,但在臺北格外不同。」


採訪當天,適逢林俊傑為臺灣金曲獎演出排練。這是繼金馬獎演出後,他再次受邀登上金獎盛會。而雖是排練,卻絲毫不馬虎。數一數,Studio 聚集三十餘位工作人員,從音控、合聲乃至於樂隊 Pitch 調整,他幾乎每一環節都親自指導。問到為何要如此嚴苛?他說,「這是身為音樂人的原則。既然已經成為音樂人,就要為自己的職業負責。你不能僅僅主攻唱歌、創作或表演,你每個都要做到好。」

熱愛音樂,是他的本能;向他人學習,是成長的訣竅;但最重要的是使命感,以及對自身的要求。最後,我問林俊傑,「你覺得自己幸運嗎?」他回答:

我覺得我很幸運。但不可否認我的努力。若我想要舒服一點過日子,太容易了。但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。我寧願多些犧牲付出,也要做出我所認為最好的音樂。

這,就是林俊傑的音樂。


作者:Evan Wong

製作人:Evan Wong
編輯:Kendra Koh
動態攝影師:Shih Li-Jen


收藏

我来回应